你是否偷偷羡慕甚至嫉妒身边那个“比你好”的人?
并且看到别人想努力的时候自己就慌张地加倍努力,
但是心理却不肯承认自己见不得别人好?

图片取自人人焦点
而实际上,你所做的动作都会深受这一个思想的折磨。
并且有这种思想的人,是很难在成长上有质的飞跃的。
为什么这思想会影响我们
有一天,当你从图书馆自习了半天后心满意足地从图书馆回来,
却发现那个天天在玩游戏的舍友竟然拿起书本开始了复习。
这时候,你瞬间感到很慌张,并且打乱了你原本想好好在宿舍玩会儿游戏的计划。你开始拿出复习本在桌子上看,结果,看了半个小时,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图片取自知乎
你满脑子都是舍友超过自己之后的一些后果,
心里充斥着那种又委屈、又难过、又奔溃的感觉。
即使是已经这样了,你心里还是不承认:
你嫉妒他,害怕他超过你。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我不好,你也别想好,这种观点是最害人,也是最短视的。
———— 电影《东邪西毒》
造成这种思想的原因
从小,我们就被身边的人比较,
无论是父母、老师及同龄人都会攀比,
“如果你多拿5分你就能赢过小明拿第一了。”
“恭喜我们班的小丽又代表学校拿到奖,大家要向她学习。”
“大你一年的那个表哥在大考中拿到优越的成绩,你明年也要加油!”

以及强烈的自卑感
图片取自网易
自媒体也老是宣扬“00后创业收入年过百万”“90后大学霸”等等的字眼,
似乎都在培养我们非要超过别人的思想,而渐渐地我们自己也接受了这种思想。
最可怕的是越长越大,这种价值思想就如一个枷锁限制住了我们,感觉自己非要比别人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 王小波
为什么这种思想有毒
攀比没有尽头,无论到了人生的哪个阶段,阶下都有人仰视你,阶上都有人在俯视你。

都有人在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你
图片取自电影资讯网
你抬头会自卑,你低下头会怡然自得,
唯有平视,我们才能够看清真实的自己。
那些仰望你的人,并不见得就是真心崇拜你;那些俯视你的人,并不见得是在给你压力,看不起你。
一切攀比的心态多源于自己的盲目和短视。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 杨绛
那么该如何摆脱这种思想,接受身边人比自己强大2倍、3倍甚至无数倍呢?
方法一: 大胆承认 人性的弱点
嫉妒别人比自己强,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
而认同脑海种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变强大的第一步。

图片取自每日头条
智者欣赏,愚者比较。
智者互抬,愚者互撕。
自古以来的规律就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就应当承认自己。
但某些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愚者”,就是不够智慧。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 杨绛
方法二:终局思维
终局思维是时间和空间双维度的无限延伸。

图片取自知乎
今天可能我们觉得别人比我们聪明、比我们好看、比我们有钱,
想想看在地理纬度,在我们全世界以内,
是不是有无数的人比我们还聪明,比我们还好看甚至还有钱的人?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花时间去为这些人而难受呢?
从时间维度去看,我们小学、初中嫉妒的那些同学,
想想看他们现在在哪里,我们又过得怎么样呢?这些重要吗?
当我们纠结很多选择时,从终点出发考虑问题,来决定当下的选择。
———— 曾鸣教授
我们只需要记住:
每天起床后,我的对手就是昨天的自己。
方法三:专注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
人生到最后其实不过是幸福、健康和平安。
因此,如果知道这点,那么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接下来的一个小时。
我们的幸福哪里获得?可能是简单地健身、运动,可能是来自于书籍或者是我们在乎的人。

形成这种思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所以我们也不可以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就改变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发现到了自己有这种思想,那么恭喜你,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正面去承认自己的这个思想,
或者可能根本没有发现自己陷入了这种思想带来的折磨。
因此,我们可以开始学着去控制它,不让它操控我们的生活。
唯有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卞之琳《断章》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