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无法理解的问题。例如说在学习上、工作上、亲情友情爱情上。。。。。。等等。
其实,这里有很多都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心理学的效应来解释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问题。

1. 晕轮效应
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他的一切。
在生活中,我们一旦对某个人的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质的时候,也会倾向于带上相似的态度。

图片取自知乎
我们的眼睛聚焦在一个光圈之后,当我们的眼睛离开了光圈,眼前依然会觉得这个光圈在自己的眼前。
这种行为就很像月亮光环的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和特点。因此,它也称为“光环效应”。
追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图片取自换日线。天下杂志
在这韩流盛行的时代,许多学生都会为自己的偶像疯狂,为他的才华、努力、经历、思想亦或是颜值买单。
如果你因为一个歌手写词写得很好而喜欢上他,久而久之就会很可能喜欢上他的其他特点。
比如,你渐渐地就会觉得他是世界上声音最动听的人,是你见过最帅的人,甚至也会假设他的道德水品比较高。
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有贡献的人,不愧于天、俯不捍于人,对自己每一天都要过得心无愧。看着偶像在台上发光,自己会问想要见人贤思齐,和他们一样。
———— K-POP 关注者「宝贱」
晕轮效应的本质,是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
喜欢一个人就会喜欢他的一切,其实就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游戏,千万要保持理智。
2. 归因偏差
归因是对自己或其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做出判断的过程。

图片取自知乎
两种常见的归因偏差:
- 基本归因错误:
我们一般是如何看待班上的学霸的?一般人在谈论这些人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智商和能力,却忽视了他们的努力程度,这就是犯了基本的归因错误。

2. 归因的自利偏差:
人们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常常把成功归因与努力、能力等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任务的难易程度等。简单地来说就是成功靠自己,失败怪别人。

3. 巴纳姆效应
你是什么星座的?
巴纳姆效应认为人们总是特别容易相信一种对于自己的笼统描述。
即使是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人们还是确信这是自己真正的人格面貌。

相信大家都玩过星座,
星座常说白羊座是充满活力、有用不完的精力,总是斗志高昂;
而双鱼座敏感脆弱、爱哭、鸵鸟心态、心肠软、善良。
上述星座描述对比鲜明,但仔细一看,谁又没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呢?
快乐和悲伤、脆弱和坚强,难道不是以彼此的存在为前提吗?毕竟没有快乐,也就不会有感到悲伤。

图片取自美型男
事实上,星座分析是一种采用笼统的两极化描述,而人的情绪永远维持在这两极化描述的维度上。
所以,不论你自己是什么星座,你都会觉得,它说的就是你。
偏见是无知的产物。
———— 英国散文作家威·赫兹里特
4. 旁观者效应
不报警真的是因为人性冷漠吗?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既是如果其他人在场,则一个人采取某种行动的可能性较低,因为一个人的责任感分散到了其他人身上。
举个著名的现实例子:
夜里,有一名女子在自家公寓遭遇歹徒,整个过程将近30分钟,可是不断女子怎样呼喊,明明有38户人家在附近,但他们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其中只有一个人报警,最终女子在送往医院的路途中死去。

图片取自杨帆号
其实在场的38户人家不可能全部都是冷血的,
只是当有其他人在的时候,一个人帮助其他人的可能性就会非常低。
5. 马太效应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图片取自每日头条
马太效应讲诉的是社会两级分化现象。如今世界上大概有百分至八十的财富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这个看似复杂并且不可逆的马太效应同样可以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从积极的角度上来说,只要我们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路途上受到鼓励,并且越来越强大,达到预期目标。
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从消极的角度来说,马太效应就会成为我们逃避现实的借口,因为根据80/20法则,这世界上更多的是没有毅力变强的人。
因此,要从什么角度出发全在于自己。
与其去仇富,不如珍惜自己现有的资本,利用这些已有的财富努力超越过去的自己。
毕竟,与自己赛跑比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赛跑更有意义。
6. 搭便车效应
这个现象在生活中可以说是非常地常见了,特别是在大学做小组报告的时候。

搭便车效应指的是某个人做出的行为可以导致整个团体受益,可是成本却由这个人承担。
举个例子:
在某个活动策划中, A成员花费了最多的时间、精力与时间,其他成员只是给予一些基本程度的配合,甚至提出了一些难以完成的要求。
最后,活动结束,荣誉由全体成员共享,成本全基本由A成员承担。
坏处有三:损害了成本承担者的成本和积极性,助长了其他成员的惰性,降低了整个团队的创意性。

图片取自知乎
所谓的前任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明白炎热的困扰,而选择做出奉献。后人就可以在炎热的天气下,呆在树下乘凉。这也是搭便车效应之一。
让我们都成为我们所希望拥有的那个领导者。
———— Simon Sinek,作家、励志演说家。
了解了以上的6种心理学效应,
想必大家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更深的一层了解,也可以更好地去思考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希望大家都能靠着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中面对任何的挫折都能披荆斩棘、所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