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是芙中的学生,你也许会记得学校曾经有过一位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的中文教师,戴禹靖老师。
在这次的访问当中,戴禹靖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有趣且精彩的教学体验还有教导华文的心得。

(图片取自:戴老师)
教育生涯
戴老师曾经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任教过。
“中学毕业后到就读拉曼大学中文系这段时间,我到母校培华小学任职过好几个阶段,毕业之后我就回到了芙中教书一直到2017年。”戴老师说道。

(图片取自:戴老师)
戴老师在2017年离开了芙中后,在芙蓉新华小学、新纪元大学、双溪龙GMM小学都执教过,目前在慈济国际学校任教。
教学体验
谈到这些年来任教体验上的差异,戴老师认为整体学生的改变尤为明显。一是科技资讯发达,获取知识比以前更加容易。
“所以很多时候,在人情味和道德价值观上可能会给人不如之前的感受。”戴老师是这么认为的。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以前,如果我因为学生课堂问题而生气,班上的同学会千方百计的找我道歉认错。反观现在的孩子往往视若无睹,不愿采取任何行动……这就是以前和现在的学生一个尊师重道表现上的显著差别。”
戴老师回忆道:“在小学当临教时,我记得我在食堂站岗的时候每一次周围都围着一大群的小朋友。有的要和我讲话,甚至有的要和我分享他的冰淇淋。那些都是现在找不到的童真。”

(图片取自:戴老师)
教学心得
戴老师接着分享他在教导华文的过程当中的一些心得。
“由于我本身不是教育专业毕业的,而我在这方面有比较传统的思维。老想把自己最擅长的十八般武艺全都传授给学生。所以当我感觉我无法深入的传授我自己对中文与文学的理解时,我总是会有引以为憾的一种心理啦。”
戴老师解释道“虽然成功的教育也包括改变一个学生的性格啊,品德啊等等。可是我还是会比较希望可以倾囊相授把毕生所学的教授给学生。”
“我一直以来都很希望可以在文学或者写作上做一点什么,像去年尝试让高三华文补习班去创作,甚至举办一个似模似样的小型文学交流会。”
“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戴老师也直言那次的文学交流会是教学上让他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对华文教育的看法与展望
“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会常常误以为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就是做到教育的工作了。”戴老师说道。“
但我觉得华文不应该只有知识点,而是应该有很多知识以外的东西。类似我以前曾办过的文言文常识比赛、猜灯谜活动还是户外考察教学。
“我希望学生上华文课可以得到华文背后更大的文化、精神层面的熏 陶。”

(图片取自:戴老师)
结语
采访最后,戴老师想和刚刚开始踏入华文教育的新老师们分享:
“老师们,不要被所处的环境限制、捆绑,只要放胆去想,勇敢去做,你将成为一位很好的老师。”

(图片取自: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