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似合群,
平时也在人群中找到他们开朗健谈的身影。
可是一旦有特别开心或者难过的时刻想找朋友分享的时候,
他们回想起来却没有哪个特别要好的朋友,
可以倾听自己的废话,
无限包容自己的缺点,
一起干各种傻里傻气或疯狂的事情。

和三观大不相同的人来往,也会让自己觉得很烦恼。
图片取自腾讯网
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的原因有很多种,
有些人是因为本身太优秀而优秀到没朋友,这是真的。
高处不胜寒,但久而久之他们都会吸引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有些人则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出了些问题~
那我们马上来看看自己有没有不小心犯下这些错误吧!
以下3点都是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都要避免犯下的错误:
1. 用示弱的方式讨好别人
我们常常被教育,为人要大度包容。
所以当别人有需求的时候,我们总是接受、包容,甚至他已经侵犯到我们的边界我们也要一笑置之。
就算别人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的时候,
我们也要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大度的人。
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 蒋方舟

图片取自知乎
但最后往往呢,我们不会因为支持别人,或者因为好脾气得到尊重。
相反,大家会觉得我们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答应的人。
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是在合理舒适的范围内支持别人,而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一味地容忍、包容。
2. 习惯性地去拒绝别人的好意
很多人从小被教育成要成为独立的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不要老是找别人帮忙。

图片取自知乎
有些人会觉得别人帮自己,是觉得自己很弱,很差劲,所以才需要帮助。
但有的时候,接受别人的好意,反而是一种社交场合上的礼貌。
给予和索取,麻烦别人和帮助别人应该是一个平衡关系。
朋友其实是麻烦出来的!
一味地拒绝只会让那些有机会接近你的人越来越远。

图片取自腾讯网
人总是活在矛盾当中,对人类的绝望以及信赖,我们在这夹缝间求生存。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比如想接近一个人可以主动去接近他,
求助别人等于下次再找机会还人情,
这样的礼向往来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当然那个度也要自己掌控好,太过频密麻烦别人就不是拉近关系,而是会造成对方困扰了。
3. 对人对事的判断 非黑即白
在《奇葩說》第五季中,辩手臧鸿飞曾說: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判断对错的时候变成了一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价值观。
生活中经常会有把“他是个好人,他是个坏人。” 这类话挂在嘴边的人。

更有的人会觉得这个人有一点不好,
就会觉得跟他相关的一切都不好,
甚至觉得连他的朋友是自己的敌人。
而当他们觉得一个人好的时候,
就会无条件地信任这个人,
也会盲目地屏蔽掉他的所有缺点。

图片取自知乎
这个世界不是纯粹地非黑即白,如果觉得这件事情错在哪个阶段,
就针对这件事情去讨论,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 尼采
很多人正是因为这种表面上随和、内心挣扎、偏执的性格,
使他们在心里承受了比常人更多的压力和焦虑。
我们应该学会与自己和解,并换一个角度想事情,自信起来,人际关系上的处理会简单得多~
另外,觉得寂寞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可怜。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 (挪)南森
人生总是会有很多过客,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小段路,
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永远是你的好朋友,
但你却会找到一些真正在乎你、关心你的人,
而有这样的朋友就够了,你就不会觉得寂寞了。
封面取自: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育蓝图